三国时期,通常以魏朝为正统,晋朝是继承魏朝的,分西晋和东晋,所以又叫两晋。灭亡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皇室成员在南方重建晋朝,这就是偏安的东晋。东晋在420年被篡后,先后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北方被鲜卑拓拔氏建立的魏国所统一,北魏后来分裂为西魏和东魏,且分别被北周和北齐取代,它们统称北朝。
魏晋南北朝简介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魏晋文化
曹操崛起于北方,其所遵循的思想和采取的政治措施皆为名法之治而重道德名节,从而影响了整个时代。在思想理论上,体现道法结合的刑名之学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
魏晋之际,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以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这样,魏初在道法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玄学进一步得到强化。西晋后期,玄学思潮同极端发展,至此,玄学所主张的放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行为上,都对封建政权构成破坏瓦解的作用,故引起玄学内部及儒家学者的不满,从而掀起对道家和玄学的批判思潮。
东晋时期,佛教的流行,特别是般若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道家、玄学的思想、语言及方法,故出现玄佛合流的趋向。因此,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者,除继续批判道家、玄学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义和人文传统批评佛教。他们站在维护儒家名教的立场上,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清算佛教的影响,力图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但都缺乏足够的理论系统和创造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等史籍记载,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有八个儿子(正
征服者威廉有时又叫私生子威廉,在未成为英格兰国王前,征服者威廉是诺曼底公爵,被称为
兰陵王是一个君王爵位,并不特指某一个人,不过历史上最出名的兰陵王就是高长恭。高长恭
年代不同,左右尊卑也不同。1、夏、商、周、晋(包括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文官
首先左迁这个词源自汉朝,在《汉书》中记载:“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
1、樊於期知道秦王曾经有负太子丹,故而对于太子丹的遭遇,也表示同情,最终选择放走他。
王翦不班师回朝的原因是秦始皇信任他,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统一南中国,派大将军王翦率
宋代时出现—种便携式的取暖物件,名曰“汤婆子”,一直到现代,还有地方在使用。“汤婆子
宋神宗赵顼不是宋仁宗赵祯的儿子,赵顼的父亲是宋英宗赵曙,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等史籍记载,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
刘墉是寿终正寝,享年85岁。在清朝男性人均寿命只有45岁的,刘
司马迁和司马懿同为司马氏,是同一个共同的老祖,是高阳之子
兰陵王是一个君王爵位,并不特指某一个人,不过历史上最出名
潘安即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是西晋时期文学家,安平
在《左传·成公十年》中记载,晋景公是掉进粪坑,最后被呛死
征服者威廉有时又叫私生子威廉,在未成为英格兰国王前,征服
文艺复兴“文坛三杰”分别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也是文
纪晓岚有1位正妻:马月芳,3位妾:文鸾、郭彩符、沈明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