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在古时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和韩国;二是专指山西省。当时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后来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成为新的诸侯,所以此后就把赵、魏、韩三家称为三晋。而三晋的所在地是在山西附近,所以三晋也指山西。
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众所周知,河北省被称为“燕赵之地”,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地”,陕西省被称为“三秦之地”,湖南省被称为“三湘大地”。
山西简称“晋”,又称“三晋”。对于这里面的“晋”,主要指的是周朝时期的晋国。晋国(前1033年—前349年),周朝的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作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由此,在春秋时期,今山西省一带基本上都属于晋国。并且,对于晋国的曲沃、晋阳、绛、新绛等都城,基本上都在今山西省一带。
针对晋国的都城来说,曲沃主要在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一带,而晋阳则是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由此,晋国之于山西省,就如同秦国之于陕西省、齐鲁之于山东省一样。而就“三晋”或者“三晋之地”这一称呼,则和“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存在直接的关系。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晋平公以后,晋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之间斗争激烈。晋定公时,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对于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因为出自晋国,所以被统称为“三晋”。
在三家分晋后,不管是魏国,还是韩国、赵国,其疆域都包含了今山西省的部分地区。更为关键的是,对于魏赵韩这三个诸侯国,都曾经在今山西省一带定都过。具体来说,就韩国来说,在春秋时期,韩国君主的先人曾经是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进入到战国时期,平阳成为韩国的第一个都城。平阳对应的是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一带;而就赵国来说,一开始的都城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最后才迁都到邯郸,也即今河北省邯郸市一带的。在三家分晋之前的晋阳之战中,赵襄子就是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击败了智氏,从而和魏氏、韩氏三家瓜分晋国。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历史上曾有两个都城。早在魏赵韩三家分晋的时候,相对于韩国和赵国,魏国获得了经济基础较好的河东地区,就是今天的晋西南一带,都城为安邑(今山西夏县北)。安邑,主要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对于安邑来说,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战国七雄中的魏赵韩三国,虽然最后都迁都到别的地区了。但是,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这出自晋国的三个诸侯国,都在今山西省一带定都过。而这,无疑也是山西省被称为“三晋之地”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三晋之地是指中国的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现指山西省。韩国是战国时期由华夏族在
三晋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及魏国这三个国家;以前,韩赵魏只是晋国公爵,等他们把晋
东道主”中的东道”指的是方向。东道主本指东道的主人,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
开皇之治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是隋朝时期少有的辉煌时代。在开皇之治中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中的南墙指的是影壁墙。古代房屋的方向大都坐北朝南,大门进来还有一
战国四大名将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他们的主要成就是多次指挥战役,所向无敌,从军
四大名著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作者分别是施耐庵、罗贯
民国四大家族是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蒋宋孔陈四大
宋神宗赵顼不是宋仁宗赵祯的儿子,赵顼的父亲是宋英宗赵曙,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等史籍记载,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
刘墉是寿终正寝,享年85岁。在清朝男性人均寿命只有45岁的,刘
司马迁和司马懿同为司马氏,是同一个共同的老祖,是高阳之子
兰陵王是一个君王爵位,并不特指某一个人,不过历史上最出名
潘安即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是西晋时期文学家,安平
在《左传·成公十年》中记载,晋景公是掉进粪坑,最后被呛死
征服者威廉有时又叫私生子威廉,在未成为英格兰国王前,征服
文艺复兴“文坛三杰”分别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也是文
纪晓岚有1位正妻:马月芳,3位妾:文鸾、郭彩符、沈明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