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秦迷心心念念的《大秦帝国》系列终章“天下”终于在央视八套播出了。吃过晚饭,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没想到屏幕上却出现了这样三个字:
第一部“裂变”说秦孝公与商鞅变法力强、第二部“纵横”说秦惠文王与张仪捭阖四海、第三部“崛起”说秦昭襄王与白起拉开统一大幕。
到了第四部,嬴政统一六国、兼并天下,本应是最为热血的篇章,为何要改成“赋”这么诗意的名字?
翻看其官方微博,在11月22日所发博文时,带的话题还叫#大秦帝国之天下#,然而仅仅一周之后,到了11月30日,就突然宣布定档,并改名叫《大秦赋》了。
由此可见,改名,对他们自己来说,也是挺突然的。
笔者作为秦迷之一,对此有些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结合部分网友的观点,一起说说:
这是很多人都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但是笔者并不太认可。
根据广电总局所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名单可以看出,里边审批通过的也是叫《大秦帝国之天下》,发证日期为2020年3月20日。
按说,一部电视剧拿到发行许可证后,如无重大问题或特殊情况,正常播出就问题不大了,完全没必要必然改名,毕竟,改了名还要重新报备,得不偿失。
《大秦帝国》系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风格不统一,口碑不一致,从第一部到第三部,评分可谓越来越差。
其中,第一部是作者孙皓晖先生本人亲自担任编剧,因而最忠于原著,豆瓣评分9.3,是与《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平齐的神剧。
剧中那些“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公如青山,我如松柏”之类的经典台词,曾让无数人为之落泪。
但是这一部也有被人诟病的地方,那就是过度小说化,而与通行的历史观有较大出入。因而第二部第三部时,没有了原作者的监督,貌似制作方也换了人,因此就在自由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原作精神也越来越背道而驰。
这两部的口碑分化极大,原作党根本瞧不上眼,非原创党一看却说“还不错呀”。是还不错,起码与那些流量小生们的电视剧相比,还是相当良心,因而最终评分也都在8.5分以上。
不过,因为《大秦帝国》原著读者群十分庞大,第四部未批之前,已经遭到很多抵制,因而播出之前突然改名,想以此说明“我们不一样”,倒也颇为有道理。
鉴于第二、三部的改编差异,原作者孙皓晖先生曾多次表达不满。2017年,孙皓晖公开宣布,将携手某传媒重拍《大秦帝国》。他说:
《大秦帝国》前面播出了三部,后两部偏离原著比较多,已经是另起炉灶。塞进了很多不良的价值观,比如是是非非的三角恋等等。另外大量写了很多的阴谋,这也跟《大秦帝国》的基本框架不一样。所以我们重拍的原因是因为这两部剧失误比较大。
他之所以敢于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任何影视剧版权都有合同期,当时,《大秦帝国》的合同已经接近到期,等他自己收回了版权,自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重拍。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第四部(当时还叫《大秦帝国之天下》)很快就在新疆宣布开机。合同期内拍是拍了,但是并没有播出。
现在到了临播,编剧还不是原作者,剧情可能也还是背离原作,因此,原作者所持有版权的名字,也就不再让用了。
这一说法,未经证实,但笔者认为最有可能。
改名归改名,里边的内容没变就好。笔者也第一时间看了两集。简单说一下感受。
看得出来,这一部是很想向第一部靠拢的,包括场面,包括配乐、也包括总导演延艺就是第一部的导演之一。
但是仅仅作为一部电视剧来看,恐怕还是不能达到“裂变”那样的辉煌。其中,台词就是一个问题。
古装历史剧,毕竟是厚重的,编剧、导演、演员、观众都需要有一定的能力。
第一部的台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但这一部,时而文时而白、时而现代口语,配音也潦草无力,总是让人没有代入感。
当然,这才仅仅是刚开播,将来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请问《大秦帝国之天下》临开播前,为何突然改名《大秦赋》】的全部解答,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课文不仅要内容积极向上,作者更应该是以身作则的榜样才行。傅雷的才华的确出众,品德更
童贯镇压了方腊起义没多久,东北的金朝派人到东京,催促北宋攻打燕京,夹攻辽朝。原来,
电视剧《苍兰诀》是改编自作家九鹭非香所著的同名小说(网络原名《魔尊》)。主要讲述了
在忘语的小说《凡人修仙传》里韩立捡到的小绿瓶其实叫做掌天瓶,是仙界九元观的镇派之宝
御膳房是清朝时期的。是清朝掌管宫内备办饮食以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务的机构,现位于
《夜的命名术》里的禁忌物ACE-002叫天地棋盘。天地棋盘的析出者是庆缜,此禁忌物的能力未知
在14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朝代——唐朝,唐朝有个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皇帝,
赵盼儿和顾千帆在第19集接吻,一吻定情。这一集,两人一边聊起钱塘的旧事,在这个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