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李白的哪首诗

来源:快懂网 2021-09-26 00:00 788 人看过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全句为: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全句为: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全句为: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原诗:

  噫吁巇,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核心答案要点: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全句为: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推荐文章: 司马光出自哪本书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哪里 智取生辰纲出自水浒传第几回
延伸阅读:
司马光出自哪本书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哪里
智取生辰纲出自水浒传第几回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788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 司马光出自哪本书

    司马光出自哪本书

    2022-05-302962 人看过

    作者是元末·阿鲁图。《司马光传》出自《宋史》,《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

  •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哪里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哪里

    2022-05-096048 人看过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原文编辑 播报王戎七岁,尝与诸小

  • 智取生辰纲出自水浒传第几回

    智取生辰纲出自水浒传第几回

    2022-06-158857 人看过

    “智取生辰纲”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杨志奉命押运生辰纲途经黄泥冈,被吴

  • 周亚夫军细柳出自于哪

    周亚夫军细柳出自于哪

    2022-03-218236 人看过

    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史记》。《周亚夫军细柳》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

  • 智取生辰纲出自我国古代名著

    智取生辰纲出自我国古代名著

    2022-04-242470 人看过

    出自施耐庵的《水浒传》,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晁天王、吴用、道士公孙胜、阮氏三兄弟、白日

  • 周亚夫军细柳出自

    周亚夫军细柳出自

    2022-05-119063 人看过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载于《

  • 青山处处埋忠骨出自

    青山处处埋忠骨出自

    2022-03-025109 人看过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句诗出自一位名为晓年的作者,其笔下的一篇短文题目为这个。在其

  • 解答童年的发现出自哪里

    解答童年的发现出自哪里

    2022-01-149718 人看过

    作者:[俄] 瓦西里·弗奥多罗维奇·费奥多罗夫 这篇文章是单独的,没有归于哪本书,所以处处和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