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论语中的成语有哪些

论语中的成语有哪些

来源:快懂网 2021-09-30 00:00 788 人看过
论语中的成语有:1、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2、不亦乐乎,意为不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带有诙谐意味。3、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4、理屈词穷,由于理亏而没有话说。5、以文会友,通过文字来交朋友,古代交友的礼俗。

论语中的成语有:1、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2、不亦乐乎,意为不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带有诙谐意味。3、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4、理屈词穷,由于理亏而没有话说。5、以文会友,通过文字来交朋友,古代交友的礼俗。

  论语中的成语有:

  1、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

  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释义: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下,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的人提高,把自己放低。你向别人请教问题,那他就是你的老师。

  造句:你不但谦虚而且还不耻下问以及还在网上来征求答案。

  2、不亦乐乎【bù yì lè hū】

  出处: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释义:意为不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吗?也指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并带有诙谐意味。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造句:我们太饿了,菜一上桌,我们就立即吃得不亦乐乎。

  3、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

  出处:出自《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释义:家喻户晓:喻:明白,清楚;晓:知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造句:伊索寓言里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4、理屈词穷【lǐ qū cí qióng】

  出处: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释义:由于理亏而没有话说。

  造句: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

  5、以文会友【yǐ wén huì yǒu】

  出处:出自《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释义: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造句:君子讲学,以文会友,有何不可?

      核心答案要点:

论语中的成语有:1、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2、不亦乐乎,意为不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带有诙谐意味。3、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4、理屈词穷,由于理亏而没有话说。5、以文会友,通过文字来交朋友,古代交友的礼俗。
推荐文章: 解答论语每一则的感悟5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500字(论语译注读后感500字) 国学经典《论语》读后感(国学经典论语)
延伸阅读:
解答论语每一则的感悟5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500字(论语译注读后感500字)
国学经典《论语》读后感(国学经典论语)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788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