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来源:快懂网 2021-10-14 00:00 788 人看过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1、施行、进展。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主要有出,生出,滋长。例如:枝茎益大,有所之。3、也会有去,到,前往。例如:吾欲之南海,何如?4、主要也有指示人或事物。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1、施行、进展。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主要有出,生出,滋长。例如:枝茎益大,有所之。3、也会有去,到,前往。例如:吾欲之南海,何如?4、主要也有指示人或事物。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施行、进展。例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

  (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2、出,生出,滋长。例如:

  枝茎益大,有所之。——《说文》

  译文:枝茎逐渐生长壮大,有所增高。

  3、去,到,前往。例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译文:我准备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例如: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柳宗元

  译文: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例如: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译文:郑国的一个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辖地做买卖,半路上遇到了他们(秦国的部队)。

  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例如: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译文:纣王命令推上法场,斩了他的老母亲。

  7、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际意义。例如: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译文:我看见军队出城,却看不到军队回来。

      核心答案要点: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1、施行、进展。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主要有出,生出,滋长。例如:枝茎益大,有所之。3、也会有去,到,前往。例如:吾欲之南海,何如?4、主要也有指示人或事物。
推荐文章: 生日读后感中的字怎么写 意林中的暖心故事 我心中的小英雄读后感
延伸阅读:
生日读后感中的字怎么写
意林中的暖心故事
我心中的小英雄读后感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788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