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来源:快懂网 2021-10-14 00:00 788 人看过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有: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等。例句: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有: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等。例句: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有: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等。例句: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5、“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扩展资料:

  以,音已(yǐ),当代用法如下:

  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

  表示用、拿,把,凭借,如以少胜多、以毒攻毒,“……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表示因为,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结果,译为“导致”,如“……以塞忠谏之路也……”

  表示目的,如以待时机。

  表示于、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表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也作连词,同“而”,如城高以厚。

      核心答案要点: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有: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等。例句: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推荐文章: 水浒传读后感20字以内 水浒传第十一回感悟50字以内 解析射雕英雄传读后感50字以内(小学生读射雕英雄传)
延伸阅读:
水浒传读后感20字以内
水浒传第十一回感悟50字以内
解析射雕英雄传读后感50字以内(小学生读射雕英雄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788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