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苟不教,性乃迁什么意思

苟不教,性乃迁什么意思

来源:快懂网 2021-10-14 00:00 788 人看过
苟不教,性乃迁的意思是:如果对幼儿不严加教育,幼儿善良的禀性就将随环境变坏。苟:如果、假如。乃:于是。迁:变化。出自《三字经》,原文节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苟不教,性乃迁的意思是:如果对幼儿不严加教育,幼儿善良的禀性就将随环境变坏。苟:如果、假如。乃:于是。迁:变化。出自《三字经》,原文节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苟不教,性乃迁的意思是:如果对幼儿不严加教育,幼儿善良的禀性就将随环境变坏。苟:如果、假如。乃:于是。迁:变化。出自《三字经》,原文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三字经》的简介:

  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它的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敬,孝。”《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与《千家诗》合称“三百千”,为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核心答案要点:

苟不教,性乃迁的意思是:如果对幼儿不严加教育,幼儿善良的禀性就将随环境变坏。苟:如果、假如。乃:于是。迁:变化。出自《三字经》,原文节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推荐文章: 苟活是什么意思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自的意思
延伸阅读:
苟活是什么意思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自的意思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788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 苟活是什么意思

    苟活是什么意思

    2022-01-106122 人看过

    苟活的意思是:苟且活命。引证解释:苟且偷生。1,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虽怯懦欲

  •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

    2021-11-256826 人看过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翻译为: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自的意思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自的意思

    2021-11-252591 人看过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的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出自《淮

  • 不言苟笑是什么意思

    不言苟笑是什么意思

    2021-11-224456 人看过

    不言苟笑的意思是: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苟:苟且,随便。出自《礼记·曲礼上》

  •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2021-11-221362 人看过

    一丝不苟的意思是: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苟:苟且,马虎。出自清·吴敬梓《儒林

  • 子不教父之过真正意思

    子不教父之过真正意思

    2021-11-184565 人看过

    子不教父之过真正意思是:养了孩子不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出自宋王应麟《三字经》养不教,

  •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什么意思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什么意思

    2021-11-185213 人看过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意思是:生活的节奏不能被眼前的环境所困住,不仅

  • 苟无民 何以有君翻译

    苟无民 何以有君翻译

    2021-11-117439 人看过

    苟无民,何以有君翻译为: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苟:假如。这句话出自先秦佚名的《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