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以敬国法,以儆效尤什么意思

以敬国法,以儆效尤什么意思

来源:快懂网 2021-11-10 00:00 788 人看过
以敬国法以儆效尤的意思是: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以他人或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作为警戒。以儆效尤讲的是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经济上,郑庄公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以敬国法以儆效尤的意思是: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以他人或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作为警戒。以儆效尤讲的是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经济上,郑庄公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以敬国法,以儆效尤的意思是: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以他人或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作为警戒。以儆效尤讲的是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经济上,郑庄公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外交上,郑庄公借助外力清除了郑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终使得郑国称“小霸”于诸侯。 1、以儆效尤

  释义: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出处: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例句:为了严肃校级,不处分不足以平众愤。学校决定给予你大过处分,以儆效尤。

  2、引以为戒

  释义:以他人或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作为警戒。

  出处: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例句:这一惨痛事例足以使我们引以为戒。

  扩展资料

  1、以儆效尤讲的是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经济上,郑庄公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外交上,郑庄公借助外力清除了郑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终使得郑国称“小霸”于诸侯。

  2、《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3、《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核心答案要点:

以敬国法以儆效尤的意思是: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以他人或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作为警戒。以儆效尤讲的是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执政期间,政治上,郑庄公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经济上,郑庄公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推荐文章: 水浒传读后感20字以内 水浒传第十一回感悟50字以内 解析射雕英雄传读后感50字以内(小学生读射雕英雄传)
延伸阅读:
水浒传读后感20字以内
水浒传第十一回感悟50字以内
解析射雕英雄传读后感50字以内(小学生读射雕英雄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788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