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岂日五衣,与子同裳是什么意思

岂日五衣,与子同裳是什么意思

来源:快懂网 2021-11-11 00:00 788 人看过
岂日五衣,与子同裳的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出自先秦佚名的《秦风·无衣》。原文节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五衣,与子同裳的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出自先秦佚名的《秦风·无衣》。原文节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五衣,与子同裳的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

  出处:先秦·佚名《秦风·无衣》。

  原文节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释义: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扩展资料:

  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

  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

  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

  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

      核心答案要点:

岂日五衣,与子同裳的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出自先秦佚名的《秦风·无衣》。原文节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推荐文章: 解读方与圆的智慧读后感 方与圆读后感3000字 老人与海读后感450字左右(老人与海读后感450字)
延伸阅读:
解读方与圆的智慧读后感
方与圆读后感3000字
老人与海读后感450字左右(老人与海读后感450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788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