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这件事反应出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
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
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
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通过这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
以上就是【回忆我的母亲713写了什么事 】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当我细细读过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我不禁惊讶道,鲁迅先生,这是你吗?原来你的笑
[课标要求]1、 了解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学习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
1、有生命就会有回忆。你无法抗拒,也无处逃避。你是尘世中的人,回忆便是你的影。2、值得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母亲的生平,为母亲而写下的散
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叙: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第二部分(2—13自然
1.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
因为虽然是现实,但是父亲已经永远的走了,作者想再见到他只能在梦里梦见形式更容易抒发
1.“那年春天”:李大钊坚持留在北京做革命工作。2.“4月6日的早晨”:李大钊被捕时十分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