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愁》重在诗情的抒发,应注重调子中淡淡的凄伤和哀婉,朗读应轻缓抒情,因此,我个人理解,na也好,zhei也罢,只要读起来不拗口,保持上下读音的一致,着重感情和节奏的揣摩就可以了。
2、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3、很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第一行。
4、《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以上就是【乡愁余光中那怎么读 】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乡愁诗中的海峡指的是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海峡,台湾海峡,那个时候余光中住在台湾,这里乡
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大学。同年随
在现代的诗篇和散文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但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们的思乡,也表
余光中最大的乡愁是自己祖籍在中国,可身处台湾。虽然两岸只隔一道海峡,但遥遥相望却无法回
《乡愁》选自《白玉苦瓜》,《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
1971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
1、《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2、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
“《乡愁》是九年级的课文,《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