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对论语八佾篇13条的看法评价

对论语八佾篇13条的看法评价

来源:快懂网 2022-09-21 00:00 1981 人看过
《论语》八佾篇第13条的看法评价:原文: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译文:王孙贾问道:“(人家都
【对论语八佾篇13条的看法评价 】核心答案要点,下面整理一些相关解答,希望可以帮大家了解更多知识。

《论语》八佾篇第13条的看法评价:

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文: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理解这句话,要结合当时的大背景来看。这个『王孙贾』是当时卫国的大夫。在这里他问孔子,实际上是有他的用意的。他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这个媚是亲顺的意思,就是谄媚、求媚。当时孔子到卫国,王孙贾希望孔子能够跟他亲近。因为孔子是一代圣人,当时众人也是非常的崇敬。假如孔子能够亲近王孙贾,这也是帮助王孙贾提高他的声誉。所以他想使孔子「求昵之」,亲近他,求媚于他。这是假藉圣人的这种声誉来提高自己的声誉。所以他讲这个话,「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王孙贾以奥神比作诸侯卫灵公,以灶神比作卫灵公身边的大臣,劝告孔子,一味的与君侯交好,不如结交君侯身边的大臣,好让他们在君侯面前为你美言,否则君侯也不会用你。孔子说:你说的不对,一个人如果不按“礼”行事,做了坏事,获罪了上天,向谁祈祷也没有用,正所谓“自助天助”。孔子借回答此句的意思,告诉王孙贾,你说的我都懂,只不过不屑为之。

现今,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心有个媚字,这就是获罪于天。为什么?有了谄媚,求媚于人的心,这就是虚伪的心。心不真诚了,这里头就有私心。你想想,一个人他为什么会求媚?肯定是心里头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这些念头,怎么会有谄媚的心?堂堂正正,绝不会谄媚人,一切行为只是顺天理而已。所以,有一丝毫私心,一丝毫功利之心,就陷于媚心当中,这就获罪于天了。

以上就是【对论语八佾篇13条的看法评价 】的全部解答,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推荐文章: 硅胶蒸布加热后对人体有害吗 水粉画和水彩画对比 穷人的自尊中你想对文章中的我说句什么话请写下来
延伸阅读:
硅胶蒸布加热后对人体有害吗
水粉画和水彩画对比
穷人的自尊中你想对文章中的我说句什么话请写下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1981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