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解读谏太宗十思疏体现责任与担当

解读谏太宗十思疏体现责任与担当

来源:快懂网 2022-09-28 00:00 1981 人看过
在这篇文章中,魏徵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创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
【解读谏太宗十思疏体现责任与担当 】核心答案要点,下面整理一些相关解答,希望可以帮大家了解更多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魏徵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

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

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以上就是【解读谏太宗十思疏体现责任与担当 】的全部解答,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推荐文章: 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 答司马谏议书手写作业 答司马谏议书二人政治不合的原因
延伸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
答司马谏议书手写作业
答司马谏议书二人政治不合的原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1981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 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

    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

    2022-11-270 人看过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

  • 答司马谏议书手写作业

    答司马谏议书手写作业

    2022-11-120 人看过

    问题:1.下列各项中句式说明与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举先王之政 举:

  • 答司马谏议书二人政治不合的原因

    答司马谏议书二人政治不合的原因

    2022-11-040 人看过

    第一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

  • 答司马谏议书重点句子翻译

    答司马谏议书重点句子翻译

    2022-11-040 人看过

    原文: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

  • 答司马谏议书柔中带刚表现在哪

    答司马谏议书柔中带刚表现在哪

    2022-11-040 人看过

    行文委婉,寓刚于柔。在这封书信中,作者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文字上又不是剑拔弩

  •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

    2022-11-040 人看过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

  • 答司马谏议书23段

    答司马谏议书23段

    2022-11-040 人看过

    2-3段翻译: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

  • 谏逐客书意思

    谏逐客书意思

    2022-11-040 人看过

    《谏逐客书》是秦朝大臣、文学家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议。此文先叙述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皆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