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1.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2.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3.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引伸为普通、平常。巷、陌,这里都指街道。
4.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元嘉: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6.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7.赢得:剩得,落得。
8.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9.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10.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11.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作用:作者连用如此多的典故是增加文章的说理性。
以上就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个典故作用 】的全部解答,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两句,表达作者对刘裕北伐
作为一位极富远见卓识的军事家辛弃疾,在二十三岁举旗抗金立得赫赫战功之后,恪尽职守的
典故:1.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2.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
“永遇乐亭口北固亭怀古”一句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具体原文如下:千古
全文仅仅126个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
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千古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