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类词,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兼有两类甚至两类以上词性的词。
同形同音词,指那些字形相同,读音相同,但在词义上没有任何联系的一组词。
词类活用,这个属于古代汉语中,一部分实词(主要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具有的的一种特殊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某个词属于什么词性,也是有定类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些实词可以临时被赋予另一类词才有的意义和用法,这就是词类活用。
从上述三者的定义可知:
兼类词指针对同一个词而言,比如“学习”,在句子“你要好好学习。”中是个动词,充当了句子的谓语。在句子“学习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中,作为主语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个具体的动作,而具备了名词的性质,所以是一个名词。两句中的“学习”词性不同,功能不同,但它们在词义上有联系,所以应当看做是兼类词。
同形同音词,这个是针对一组词而言。比如:1、我在家。2、我在看书。3、我在家看书。三句话中的都有一个“在”而且字形,字音完全相同。但是1句中的“在”用作动词,表示存在。2句中的“在”用作副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3句中的“在”用作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这三个“在”因为语义上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应当看做是三个词,即我们所说的同音同形词,而非兼类词。
词类活用,是针对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而言。例如:1、从左右,皆肘之。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例句1中的“肘”本来只有名词的用法,但在此句中,处在了谓语的位置上,因此我们认为被活用为动词,译为动词意义“用胳膊肘制止”。例句2中的“小”本身只是个形容词,而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但在此句中,“小”的后面分别带了宾语“鲁”和“天下”,此时的“小”已经完全具备了动词的用法,而且与其后所带宾语的关系属于一种主观认识,这就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此时的“小”应当译为“认为……变小了。”
以上就是【现代汉语中兼类词的含义 】的全部解答,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求猫鼠之夜的串词,《猫鼠之夜》的串词:夜深了,可爱的小老鼠们出洞啦,突然,吵醒了凶恶
千里之遥的近义词是什么,天涯海角、天各一方、天南地北、山南海北、遥遥在望、海角天涯
却难的近义词是什么,灾难: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带来对生命的重大伤害,灾祸造成的苦
高兴得手舞足蹈的词语是什么,1、手舞足蹈,释义,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2个字:谦虚、忠诚、忠心、虚心、自立、自信、勇敢、果敢、刻苦、阳光
文言文表示升官职的词: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①《三国
含近义词的四字成语:兴国安邦、翻山越岭、百依百顺、背井离乡、长吁短叹、道听途说、丢
词和辞的区别和拼音:1、本义、引申义不同词:读作cí,本义是将内心所想的外化表达,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