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八目:
三纲八目是一个汉语成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大学》。
三纲八目出处及详解: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第一篇在末尾的时候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以上就是【三纲八目具体所指 】的全部解答,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1、仁指仁爱。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2、义指忠义 。在别人有难
三纲八目是一个汉语成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1、三纲八目是一个汉语成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
度的本义是计量长短的标准。渡的本义是渡水、渡过。[ 度 ] dù1、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
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三纲八目是一个汉语成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三纲领:明德、新民、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