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 描写亲情的诗句

    描写亲情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描写亲情的诗句: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3、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4、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6、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7、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8、

  • 写老师的诗句

    写老师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写老师的诗句:1、身为世范,为人师表。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6、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7、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 纸上得来终觉浅下一句诗句是什么

    纸上得来终觉浅下一句诗句是什么

    2021-10-14 788人看过

    纸上得来终觉浅下一句诗句是: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

  • 描写风的诗句

    描写风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描写风的诗句有: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4、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6、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7、朔风如解意

  • 什么是文言文

    什么是文言文

    2021-10-14 788人看过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

  • 鼓励人的诗句

    鼓励人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鼓励人的诗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描写美女的诗句

    描写美女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描写美女的诗句: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2、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3、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4、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5、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6、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形容梅花的诗句

    形容梅花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形容梅花的诗句: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7、零落成泥碾

  •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021-10-14 788人看过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喜欢听好话就轻易上当,轻信他人,在听到溢美之词时要善于分辨,学会谦虚和冷静思考分析,收起自己的虚荣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像狐狸和乌鸦一样的人,有人为了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会想尽办法阿谀奉

  •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

    2021-10-14 788人看过

    《守株待兔》翻译: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

  • 感恩老师的诗句

    感恩老师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感恩老师的诗句有:1、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6、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7、胸怀

  • 赞美英雄的诗句

    赞美英雄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赞美英雄的诗句: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7、愿得此身长

  • 描写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2021-10-14 788人看过

    描写梅花的诗句有: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3、品若梅回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答玉为神。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5、晚来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6、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蛮乾坤。

  • 山水意境诗句

    山水意境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山水意境诗句: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6、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8、白日依

  • 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有关重阳节的诗句: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6、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7、满园花菊郁

  • 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1-10-14 788人看过

    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动词:吃,品尝。例: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2、动词:尝试。例:我虽不敏,请尝试之。3、动词:经历,遇到。例: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4、副词:曾,曾经。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陶公性检厉文言文翻译

    陶公性检厉文言文翻译

    2021-10-14 788人看过

    陶公性检厉文言文翻译:陶公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

  • 思念一个人的诗句

    思念一个人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思念一个人的诗句有: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2、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3、生平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4、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5、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6、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7、衣带

  • 友谊诗句

    友谊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友谊诗句有:1、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2、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5、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7、寒雨连江夜入吴

  • 表示感谢的诗句

    表示感谢的诗句

    2021-10-14 788人看过

    表示感谢的诗句:1、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2、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3、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4、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5、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6、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7、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8、平生多感激

  • 1

    开花送余寒,结子及新火。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 2

    羞花指的是杨贵妃;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

  • 3

    伊昔趋青锁,尝叨奉紫宸。燕间承仄席,清问及垂纶。宠荷皇恩重,归惭白发新。粉身那足报,结草是吾邻。

  • 4

    寂寞荒庭总是秋,菊花开晚尚风流。斜阳病起一相对,底事旁人不解愁。

  • 5

    马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太官令却献,黄帕不来封。

  • 6

    战国七雄灭亡的先后顺序是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随后秦国统一天下,建立起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 7

    柬埔寨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国家,不属于哪个国家所有;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

  • 8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 9

    嬴稷有两个儿子,长子悼太子,次子安国君即秦孝文王。秦昭襄王在位了56年,儿子秦孝文王安国君53岁才正式在位,仅仅在

  • 10

    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