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 形容很香的词语

    形容很香的词语

    2021-10-09 788人看过

    形容很香的词语有:1、芬芳馥郁,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2、沁人心脾,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3、桂馥兰香,桂兰两种散发芳香,形容气味芳香。4、暗香疏影,梅花的香味和姿态,

  • 形容心累很无奈的诗词

    形容心累很无奈的诗词

    2021-10-09 788人看过

    形容心累很无奈的诗词有:1、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2、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3、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4、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何处。5、平

  • 形容心情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心情的成语有哪些

    2021-10-09 788人看过

    形容心情的成语有: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欣喜若狂、心满意足、心花怒放、哭笑不得、心平气和、喜气洋洋、坐立不安、喜上眉梢、大喜过望、咬牙切齿、春风得意、心乱如麻、令人发指、眉飞色舞、怒发冲冠、含笑入地、欢天喜地、手舞足蹈、神采飞扬、悲

  • 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1-10-09 788人看过

    患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1、祸患,祸害。例句: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论伦无患。此阴阳不适之患也。2、疾病,毛病。例句:人之患在好为人师。3、苦于。例句:患,苦也。4、憎恶,讨厌,厌烦。例句:患,恶也。

  • 关于书的名言有哪些

    关于书的名言有哪些

    2021-10-09 788人看过

    关于书的名言有: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2、甘共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3、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4、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5、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

  • 名人名言高尔基

    名人名言高尔基

    2021-10-09 788人看过

    名人名言高尔基有:1、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是充满着艰苦的磨炼。2、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3、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没有妇女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

  • 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1-10-09 788人看过

    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1、动词:知道,了解。2、动词:认识,识别。3、名词:知觉,感觉。4、动词:感到,觉得。5、动词:交好,相亲。6、名词:交情。7、名词:朋友。8、动词:主持。9、读zhì,通““智”。智慧,聪明。

  • 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有哪些

    2021-10-09 788人看过

    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有:五谷丰登、一叶知秋、春华秋实、天朗气清、霜气横秋、秋月寒江、望秋先零、秋高马肥、冰壶秋月、秋月春风、一日三秋、临去秋波、春兰秋菊、秋风过耳、秋风落叶、秋收冬藏、春秋笔法、金风玉露、春去秋来、雁过留声、华星秋月

  • 形容人非常多的四字词语

    形容人非常多的四字词语

    2021-10-09 788人看过

    形容人非常多的四字词语:万人空巷、水泄不通、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宾客如云、人来人往、人山人海、人多势众、人多嘴杂、挨山塞海、人满为患、济济一堂、座无虚席、人声鼎沸、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熙来攘往、张袂成阴、人头攒动、觥筹交错、纷至沓

  • 含有比喻的诗句有哪些

    含有比喻的诗句有哪些

    2021-10-09 788人看过

    含有比喻的诗句有: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7、燕草

  • 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1-10-09 788人看过

    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1、动词:同“溢”。水来漫出来。例:澭水暴益。2、动词:增加,与“损”相对。例: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3、名词:利益;好处。例:满招损,谦得益。4、副词:更加;愈加。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5、副词:渐渐地。

  • 文言文中而的意思

    文言文中而的意思

    2021-10-09 788人看过

    文言文中而的意思有: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6、表示修饰关系

  • 形容很大的词语

    形容很大的词语

    2021-10-09 788人看过

    形容很大的词语有:1、巨大,尺寸、体积或容积的极其大的。2、庞大,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3、浩大,指气势、规模、数量等盛大。4、宏大,比喻气势宏伟,巨大。5、壮大,变得强大。庞大,宏伟。例句:看她模样手脚都

  • 形容人很少的四字词语

    形容人很少的四字词语

    2021-10-09 788人看过

    形容人很少的四字词语有:1、荒无人烟,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2、人烟稀少,人家和住户非常少。人均居住面积较大,形容地方无人居住,十分荒凉。3、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4、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 描述冬天的成语有哪些

    描述冬天的成语有哪些

    2021-10-09 788人看过

    描述冬天的成语有:白雪茫茫、银装素裹、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漫天风雪、滴水成冰、瑞雪纷飞、冰封雪盖、漫天飞雪、雪虐风饕、朔风凛冽、寒气逼人、雪上加霜、阳春白雪、冬日夏云、冬温夏清、无冬无夏、岁

  • 善在古文中的意思

    善在古文中的意思

    2021-10-09 788人看过

    善在古文中的意思是:1、心地、品行好,跟恶相反。2、慈善的事或行为,行善日行一善。3、良好,完好,善策善本完善尽善尽美。4、做好,办好,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5、友好,友善亲善。6、擅长,长于,善于勇猛善战能歌善舞。

  • 母爱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母爱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2021-10-09 788人看过

    母爱的名人名言有:1、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2、母爱是一种巨大版的火焰。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4、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5、母爱是世间最伟大力量。6、成功时谁都是朋友,只有母亲,她是

  • 形容拼搏奋斗的成语

    形容拼搏奋斗的成语

    2021-10-09 788人看过

    形容拼搏奋斗的成语有:旰食宵衣、脚踏实地、夜以继日、兢兢业业、焚膏继晷、通宵达旦、孜孜不懈、孜孜不怠、咬紧牙关、力学不倦、力学笃行、发奋图强、忧国奉公、前功尽废、孜孜不辍、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协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心并力、急起直追

  • 冬天像什么的比喻句

    冬天像什么的比喻句

    2021-10-09 788人看过

    冬天像什么的比喻句:1、冬天像沉隐的老人,有苍凉的白发和皱纹,引领我们去思索。2、冬天像隐喻,晦涩的文字,春天的预言。3、冬天像严父,浓浓深情,总在严厉外表之下。4、冬天像黑白照片,简单的颜色,丰富的情感。5、冬天像一首歌,点点雪花,是

  • 形容聪明的词

    形容聪明的词

    2021-10-09 788人看过

    形容聪明的词有:1、精明强干,一般指精细聪明,善于办事。2、多谋善断,指多作谋划,善于判断的人。3、见多识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和知识广博的。4、足智多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是计谋。5、多谋善虑,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例句:你

  • 1

    开花送余寒,结子及新火。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 2

    羞花指的是杨贵妃;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

  • 3

    伊昔趋青锁,尝叨奉紫宸。燕间承仄席,清问及垂纶。宠荷皇恩重,归惭白发新。粉身那足报,结草是吾邻。

  • 4

    寂寞荒庭总是秋,菊花开晚尚风流。斜阳病起一相对,底事旁人不解愁。

  • 5

    马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太官令却献,黄帕不来封。

  • 6

    战国七雄灭亡的先后顺序是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随后秦国统一天下,建立起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 7

    柬埔寨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国家,不属于哪个国家所有;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

  • 8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 9

    嬴稷有两个儿子,长子悼太子,次子安国君即秦孝文王。秦昭襄王在位了56年,儿子秦孝文王安国君53岁才正式在位,仅仅在

  • 10

    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