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将见匈奴使》的翻译是: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来的使节,自己认为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服远方的国家,于是便命令崔季扮成自己去接待,武帝则拿着刀站在座位的旁边。
《魏武将见匈奴使》的翻译是: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来的使节,自己认为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服远方的国家,于是便命令崔季扮成自己去接待,武帝则拿着刀站在座位的旁边。
已经接见完毕,命令间谍问匈奴来的使节:“魏王怎么样?”匈奴的使节回答说:“魏王风采高雅,非同一般;但是座位旁边拿刀侍立的人,这个人才是个英雄。”曹操听说这件事,连忙派人追赶,杀掉了那个使者。
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当之,乃自捉刀立床头。事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信自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注释:
[1]魏武将见匈奴使--选自《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即曹操,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帝。匈奴,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使,外交使臣。
[2]以:认为。
[3]形:外貌。
[4]雄:称雄,这里意为慑服。
[5]崔季珪:崔琰,字季珪。传说他相貌清朗而威重。
代:代替,这里指崔季珪代替曹操。
捉刀:握着刀。
[6]床:古代一种坐具,即"榻",不是卧具。
[7]毕:结束。
[8]雅望:儒雅的风采。
[9]非常:不同一般。
[10]足:足够、充足。
[11]雄远国:威震远国。
[12]闻:听到。
[13]既:已经。
[14]乃:是。
[15]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亦称胡
[16]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即站在坐榻边的卫士。后来成为固定用语,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17见:接见
18使:使者
古今异义
捉刀(zhuō dāo)
古:指执刀护卫,今:以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
见:接见。
核心答案要点:
《魏武将见匈奴使》的翻译是: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来的使节,自己认为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服远方的国家,于是便命令崔季扮成自己去接待,武帝则拿着刀站在座位的旁边。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刷子李、泥人张、风筝魏、刻砖刘是《俗世奇人》中的人物。例如《刷子李》本课主要写了刷
《月光曲》是法国诗人魏尔伦(Paul-Marie Veriaine)的作品之一。诗歌原文你的魂是片迷幻的风景斑
《秦将伐魏》全文翻译: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
《新唐书魏征传》全文翻译: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而不
韩魏公知北都文言文翻译是:韩琦任北都的行政长官。他的一个表兄弟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
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古代农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
花木兰的朝代是:北魏。花木兰是北魏宋州虞城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
《魏收改武学文》的翻译:魏收有十五岁,已很会写文章了。等到随同父亲到边关,爱好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