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稚子弄冰题目的意思

稚子弄冰题目的意思

来源:快懂网 2021-11-22 00:00 274 人看过
稚子弄冰题目的意思是:幼稚、天真的孩子在玩冰块。《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全诗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稚子弄冰题目的意思是:幼稚、天真的孩子在玩冰块。《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全诗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稚子弄冰题目的意思是:幼稚、天真的孩子在玩冰块。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全诗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全诗翻译: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全诗赏析: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核心答案要点:

稚子弄冰题目的意思是:幼稚、天真的孩子在玩冰块。《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全诗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推荐文章: 孤独之旅题目的作用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自相矛盾题目的意思
延伸阅读:
孤独之旅题目的作用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自相矛盾题目的意思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274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 孤独之旅题目的作用

    孤独之旅题目的作用

    2022-01-217724 人看过

    《孤独之旅》题目含义:表层的含义指杜小康放鸭途中的孤独;深层的含义指①杜小康失去与

  •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2022-05-148742 人看过

    因为他为国家做机密工作,关乎国家军事、要害,是绝不能被别人知道的,所以他是最不要引起别

  • 自相矛盾题目的意思

    自相矛盾题目的意思

    2022-05-285929 人看过

    自相矛盾的意思就是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可以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

  • 目的拼音组词

    目的拼音组词

    2022-05-167716 人看过

    条目、面目全非、目的、目中无人、头目、题目、目送、耳目、耳聪目明、科目、曲目、目不

  • 目的和原因的区别

    目的和原因的区别

    2022-06-22440 人看过

    目的和原因的区别:强调不同目的:有一种意向性在其中,总是表示着某种指向,如果运用到

  • 目的目地有什么区别

    目的目地有什么区别

    2022-06-036109 人看过

    不存在区别,目地不是词语,是错误的用法。目的: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

  • 孤独之旅题目的深层含义

    孤独之旅题目的深层含义

    2022-06-083998 人看过

    《孤独之旅》题目的深层含义:表层的含义指杜小康放鸭途中的孤独;深层的含义指①杜小康

  • 梦回繁华题目的含义

    梦回繁华题目的含义

    2022-06-238881 人看过

    《梦回繁华》题目的含义:(1)表现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 的强烈愿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