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青山不老评课记录点评

青山不老评课记录点评

来源:快懂网 2022-01-31 19:42 7999 人看过
《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将此
【青山不老评课记录点评 】核心答案要点,下面整理一些相关解答,希望可以帮大家了解更多知识。

《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教材分析】

《青山不老》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安排为一课时。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的故事。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读中思考、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其主动性,让他们自主阅读、理解,最后读写结合,进行能力迁移,情感升华。

【学习目标】

1、认识“炕、虐、踞、淤”等生字,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等词语的意思;——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

2、难点: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

【评价方案】

1、“学习目标1”:自己借助学习工具,再通过读文,认清生字,读懂词语。100%学生达标;——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2、“学习目标2”: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文体会,深入合作探究,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出老人在大环境险恶,小环境艰辛的情况下,创造出“ 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的奇迹。至少80%的学生达标;——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3、“学习目标3”:通过深层次的读文,借助对课文段落的理解,帮助学生明白“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75%的学生达标。——体现了语文的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导学与学习】

1、导学方法: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以及六年级学生的阶段水平和本单元的重点及本课的特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2、学习方法: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同时又因为有前一单元阅读教学作铺垫,学生有了一定的快速阅读基础。所以,我会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让课堂上有琅琅的书声、静静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充分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按照“品读语言——表达感悟——积累语言”,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相关的文字、图片或资料,重点文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导学流程】

为了完成导学目标,解决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我决定抓住“中心线索”来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以“奇迹”为突破口,让学生认识奇迹——走进奇迹——感悟奇迹。我会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初探奇迹”“潜心会文,感受奇迹”“呼应课题,探究中心”“总结全文,拓展延伸”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院屋图片,创设情境:

问:“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小院子?”

(学生回答后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

  教师深情解说,创设情境:“这是多美的小院啊!……”

(1)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

(2)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读好吗?(配乐,引读)窗外是……。院子在山沟里,山上……。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四周全是……风一吹……。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么美的小院子是谁的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小院,认识一下一位81岁的不凡老人。他用十五年的时光在祖国晋西北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用毕生的余热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板书课题: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图片的出示及教师的引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下面环节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另外,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生自由读以及与老师的合作读,初步完成“学习目标1、2”。——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

二、初读感知,初探奇迹。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文中找一找、划一划:老人究竟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

句段品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自由读文,并找、划相关文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完成“学习目标1”,初步完成“学习目标2”。——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部分人文性。)

三、潜心会文,感受奇迹。

1.老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1)老人工作的山沟的大环境-恶劣(板书:大环境——恶劣)

指导朗读:读出晋西北地区的荒芜、险恶

(2)老人居住的小环境-艰苦(板书:小环境——艰苦)

指导朗读:读出老人生活环境的孤独、忙碌、凄苦

(3)探讨人物的品质:老人的居住环境怎样?工作环境怎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2.老人为什么要创造这个奇迹?(板书:无私奉献 造福人类)

引读第四段:

(1)领悟植树造林与防风固沙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树木和土壤休戚相关的关系。

(2)抓住关键词句,再一次领悟老人的高贵品质。

3.老人努力的结果怎样了?

引读第一段;感受奇迹的力量

(1)交流讨论:如果没有这位老人,贫瘠的山沟会怎样? 有了这一位老人,贫瘠的山沟怎样了?

(2)感悟作者环境描写的技巧并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老师的点拨、导读,学生朗读、交流、讨论,完成“学习目标2”,初步完成“学习目标3”。——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部分人文性。)

四、呼应课题,探究中心。

1.为什么作者说“青山不老”呢?文中哪一段话是对这句话的解释?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2.不老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的合作探究,完成 “学习目标3”。——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与其说是青山不老,不如说是老人改造环境,为人类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老。请同学们谈一谈:在你心目中有没有什么像老人的精神一样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人或事?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总结全文,拓展延伸,使学生以上所学进一步升华,完成 “学习目标3”。——凸显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板书设计】

18、《青 山 不 老》

大环境——恶劣

无私奉献 造福人类

小环境——艰苦

(设计意图: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篇精致的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老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奇迹的,展示的是老人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以上就是【青山不老评课记录点评 】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推荐文章: 最后一次讲演评课用语 青山不老原文 父亲树林和鸟评课稿
延伸阅读:
最后一次讲演评课用语
青山不老原文
父亲树林和鸟评课稿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7999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 最后一次讲演评课用语

    最后一次讲演评课用语

    2022-06-197468 人看过

    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探究”里的第一篇演讲词,这

  • 青山不老原文

    青山不老原文

    2022-06-254550 人看过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

  • 父亲树林和鸟评课稿

    父亲树林和鸟评课稿

    2022-02-059943 人看过

    1.课文没有直接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是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我”和

  • 威尼斯的小艇评课

    威尼斯的小艇评课

    2022-03-182078 人看过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清新隽秀的散文。文章以轻快的笔调,灵活多变

  •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评课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评课

    2022-04-30408 人看过

    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一)《西游记》中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适当地

  • 范进中举评课

    范进中举评课

    2022-03-17145 人看过

    主要亮点“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发生在科举时代,文中最精彩的地方,是生动地描绘范进喜极

  • 大自然的声音评课优缺点

    大自然的声音评课优缺点

    2022-03-161629 人看过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了“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 青山不老与君白头啥意思

    青山不老与君白头啥意思

    2022-05-242399 人看过

    这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绿水是不会忧愁的,却因为风而皱眉风吹过,水面泛起波纹,这里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