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
2.孟子认为让百性向善的前提是:,,,。
3.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
4.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5.文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6.孟子重视教化百姓知孝悌之义,这样的话,老者就会得到尊敬和帮助,具体句子是:。
7.用反问加强语气,突出强调仁君“罔民”的不可思议,自然引出下文对明君保民的论述的两句是:,?
答案: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3.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以上就是【齐桓晋文之事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的句子 】的全部解答,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此文洋洋洒洒,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针对齐宣王自恃国力强大,欲“莅中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称王天下了。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说明王天下的关键
1、崔晋参加的是2015年3月15日《变形计第十一季》。2、本期城市主人公之一是来自大连的叛逆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