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主页 > K12教育 > 语文 >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来源:快懂网 2022-09-30 00:00 1981 人看过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一直以来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作品,也被世人所传诵。脍炙人口的景色描写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极其符合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对恬淡、宁静生活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核心答案要点,下面整理一些相关解答,希望可以帮大家了解更多知识。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一直以来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作品,也被世人所传诵。脍炙人口的景色描写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极其符合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对恬淡、宁静生活向往的情绪。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师对此课文的处理慎之又慎,生怕一个不慎,被别人小瞧。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每每讲到此文,大多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多少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此文中学到的东西大致相同,特别是课文的结构极其的相似,就是环形结构,起点既是终点。而主旨呢?也多是在时代背景之下那种淡淡的喜悦兼有淡淡的哀愁。

对此文,教师很少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提倡的是有效教学,是探讨式的教学。所以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大胆摒弃了以往对文本处理的思路。而是采用全新的理念。

首先,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我并不先去强调当时的时代背景,而是紧紧抓住课文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不要顾忌其他,只要能够理解“心里不宁静”是种什么感觉就是。因为文本本就是这样,非常的清楚,学生每个人都有过不宁静的感觉。如果再融进其他的东西来理解,就会把问题复杂化,抽象化,那样反而加大了理解的难度。也会使教师的讲解难以有个重点的话题一贯讲解的全过程。当然,这样处理我也有自己的理由,就是我认为这篇文章绝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没有任何的关系。原因一是:本文前后都提到了自

己的妻子。开头是“妻在屋里拍着润儿,哼着眠歌”,这句话暗示我们,此时的家庭生活根本没有作者什么事。一般来说,家庭生活,在晚饭后,才是其乐融融之时,是父母逗玩小孩之时,是夫妻闲聊之时。可此时的朱自清呢,在妻子的眼里似乎是个多余的人。文章的结尾处,等朱自清回家后,妻子在已和孩子睡熟。按照过去“礼教”或者“相夫教子”对女性的要求来讲,妻子是无论如何也要等丈夫回家的,可是,朱自清告诉我们,妻子并没有等他,人家早已经进入梦中,而且是睡熟。有过这样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此刻,夫妻之间肯定是闹了矛盾。

其次,稍稍了解朱自清生平的话,也就知道,朱自清的家庭生活并不十分愉悦,而且孩子过多,一个搞学问的人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的,可他的家庭并不能满足他这样最简单的要求,所以因孩子的吵闹,矛盾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们没有必要从政治的角度去美化一个作家,生活的真实才是最美的的东西。而且,就只理解是因为家庭的矛盾导致作者外出散心,学生更容易把握、理解,也更能让学生体会伟人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我是这样考虑文章的主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这样确定此文的教学思路:

一个人在心情极不越快的时候,往往想借助一些外界的东西来排遣心中的郁闷。于是,我先提问学生在郁闷、不愉快的时候大多采用什么办法?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但是最终会落在:环境、情绪、发泄等方面。这样有了学生的亲身体会,那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就是:

颇不宁静: 独处————忘掉生活中的烦恼

改变环境——以达到改变自己的心境

改变心境——改变自己的情绪

(心境:江南美好的生活的回忆)

获得了短暂的放松,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家还是要回的,再次回到先前的生活和苦闷之中。

优美的文字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对此,在欣赏完文章的结构后,我把重点放在了,4、5、6三个自然段。

我是这样设计的:第四自然段,内容:田田的叶子——荷花——荷波——荷塘

描写的对象,描写的词语。层次清晰,对象突出。分析描写的语言,以学生为主,主要是讨论鉴赏它的表达效果。

第五自然段,以修辞为主,鉴赏比喻的妙处,同时掌握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六自然段,以叠词的使用为主,主要补充叠词的表达效果。 最后简单分析,对诗歌应用的好处。

对于这种设计,我认为比较简单和容易操作,而且省略了以往教学中大量的讲解内容,对于影响学生理解的时代背景,避而不谈,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思考,而且使学生能很快从生活中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

以上就是【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的全部解答,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技巧,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百科小知识。

推荐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作者 认识多媒介的教学目标
延伸阅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作者
认识多媒介的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点赞 有用 1981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反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反思

    2022-11-270 人看过

    反思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反思一立足文本,文道融合。文言文教学容易走向两大

  • 荷塘月色作者

    荷塘月色作者

    2022-11-270 人看过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秋。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

  • 认识多媒介的教学目标

    认识多媒介的教学目标

    2022-11-270 人看过

    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熟悉和比较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能运用不同媒介进行交流和写作

  • 拟声词的运用教学反思

    拟声词的运用教学反思

    2022-11-210 人看过

    一、议题与学生的切合度。我们团队在确定议题前,一直在努力地寻找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供师

  • 朗读基本技巧与朗读教学

    朗读基本技巧与朗读教学

    2022-11-130 人看过

    先要将较长的课文通读一遍,看它分为几个部分,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找出各部分中的生

  •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

    2022-11-130 人看过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 1、分析作品的写作主题及意境,领略伟人的雄才大略和革命豪情。 2、领

  • 荷塘月色的主要乐器

    荷塘月色的主要乐器

    2022-11-080 人看过

    笛子、吉他、古筝。《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创作的散文,因收

  • 怎样利用多媒体有效教学

    怎样利用多媒体有效教学

    2022-11-070 人看过

    1.合理控制多媒体课件信息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呈现的教学内容的信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